最基本的认知:佛教万字符号图片大全
对佛教文化熟悉的朋友,应该对佛教万字符并不陌生。
这个符号出现在佛教当中,历史悠久,且寓意深刻。
在此小编为你整理了佛教万字符号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佛教万字符,卐字来源于古印度梵文,在梵文中读作Srivatsalaksana(音译:室利靺蹉洛刹那),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古时传入中国后,先人将之译为“吉祥海云相”。众所周知,释迦牟尼佛祖在出生时独具三十二种吉相,而吉祥海云相即为其中之一,意思就是指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出现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据称“其光晃昱,有千百色”。这就是卐字的本来面目。
公元前约500年(生卒年代尚无定论),释迦牟尼有感于人生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因对婆罗门教阶级压迫的不满,苦行不成,进而在菩提伽耶的婆罗树下静坐觉悟,成为佛教创始人。由于当时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环境下,所以他的悟道也在古印度被称作为大觉者的智慧,于是婆罗门教中的卐被继承下来,既用作比喻佛祖出生时独具三十二种吉相之一的标识,又作为佛祖身上的一种标志,表示大觉者的智慧。
后来佛教传入华夏大地,卐也便传到了中国。鸠摩罗什、玄奘将其译为“德”字,北魏的菩提流支则在《十地经论》中将其译为“万”字,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则认为应译为“德”字。至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巧合的是与今年同是癸巳年),武则天正式制定此字读为“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从此卐被佛教界广泛使用。卐又称“吉祥海云相”,汉传大乘佛教认为卐是释迦牟尼佛胸部所现之瑞相,而小乘佛教则认为此相不仅限于胸部,也可出现在脚底等其他部位。
此后在中国的佛经中,卐字有时亦传写作卍字,其实这个卐和卍是同一个字,而且是对称的,作为佛祖胸前的标识,卐是右旋,代表佛祖胸前的十字向自己右手边旋转;卍为左旋,代表佛祖胸前的十字向自己左手边旋转。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佛教万字符与纳粹万字符的区别。二十世纪初,德国纳粹选用了同源于古亚利安文化的卐字作为党旗标识,此卐字来源于鲁尼文,在古亚利安表示无上的力量。但德国纳粹所用的卐均是黑色的,且呈斜45度摆放。纳粹的符号,与佛教中的万字符并非同一个,切要细加甄别。
结束语:佛教是忍爱的教义,佛祖更是普度众生,与人为善,决不犯杀戒。由于德国纳粹的标志卐实在太过于残酷与血腥,与死亡、暴力与强权相联系,与佛祖教诲相去甚远,为区别于纳粹标记,防止出现误会,佛教徒们在二战以后往往采用卍作为“吉祥海云相”。但其实,佛教中的卐与卍均是“吉祥海云相”,其中卐是正体,卍为变体,它们是正方形摆放的,一般采用金黄色或者红色,绝不使用黑色。
拳击最基本的站姿
1、右势拳手:两脚分开与胯同宽,左脚向前迈进步,右脚跟微抬起,膝关节微弯曲,重心保持存两腿之间;肘关节弯曲升贴近两肋;拳头与面颊平行,拳心向内。左手应当略微向前伸出,准备出拳;同时,右手放在靠近面颊处,准备防御对手的击打;收紧下颌,眼睛看着对手;肩部放松略微向前蜷缩;以略微侧身的姿势对着对手。
2、左势拳手:同右势拳手,唯方向相反。
不要双脚平行站立,正而对着对手,也不要烈脚向一侧站立,用全部的侧面对着对于,这样很容易闪失去平衡而被对于击倒,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重心存两腿之间,后面的脚跟要略微抬起,这样身体才不会失去平衡。
以茶待友必知:最基本的喝茶暗语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待人处事又或者是与家人的相处,礼仪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茶的礼仪更是不少,许多都是喝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暗语。
那么,本期饮茶文化了解最基本的喝茶暗语。
可能感兴趣》》普洱茶的副作用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七、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八、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着,欲有“某人无茶色”。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