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
1、孟尝君列传原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2、翻译: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是哪三窟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分别指的是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进一步巩固孟的地位。《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
孟尝君对冯谖的态度如何
礼贤下士。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以怪人面目出现,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
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孟尝君是什么人
孟尝君,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孟尝君: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食客三千闻名,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田文继位于薛,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名文,葬于薛国东北内隅:妫姓,田氏、齐宣王的异母弟弟。孟尝君死后,是为孟尝君,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田婴死后,以广招宾客,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权倾一时。齐国宗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