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行天罚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奉天命而讨罚。语出《书·甘誓》:“予惟恭行天之罚。”《吕氏春秋·先己》高诱注引作“龚行天之罚”。
基础解释:
奉天命而讨罚。语出《书.甘誓》:/'予惟恭行天之罚。/'《吕氏春秋.先己》高诱注引作/'龚行天之罚/'。
引证解释:
⒈ 奉天命而讨罚。引:语出《书·甘誓》:“予惟恭行天之罚。”《汉书·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寧乱,克復旧都,在此行也。”晋傅玄《宣皇帝登歌》:“匡定社稷,龚行天罚。经始大业,造创帝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手握牙璋,龚行天罚。”
综合释义: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手握牙璋,~。◎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二卷龚行天罚[gōngxíngtiānfá]修订本参考资料: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罚。古代帝王征讨时的用语。文选˙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亦作恭行天罚。
汉语大词典:
奉天命而讨罚。语出《书·甘誓》:“予惟恭行天之罚。”《汉书·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晋傅玄《宣皇帝登歌》:“匡定社稷,龚行天罚。经始大业,造创帝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手握牙璋,龚行天罚。”
国语辞典:
⒈ 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罚。古代帝王征讨时的用语。也作「恭行天罚」。引:《文选·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
辞典修订版:
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罚。古代帝王征讨时的用语。《文选.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也作「恭行天罚」。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罚。古代帝王征讨时的用语。文选˙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亦作恭行天罚。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其他释义: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gōng]
古同“供”,供给。
◎ 古同“恭”,恭敬。
◎ 姓。
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háng,hàng,héng,xíng]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 步行的阵列。
◎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读音:tiān
[tiān]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 气候:天气。天冷。
◎ 季节,时节:冬天。
◎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 〔天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
读音:fá
[fá]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