鲊菹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鲊葅'。2.鱼酱。
基础解释:
亦作/'鲊葅/',见/'鲊菹/'。鱼酱。
引证解释:
⒈亦作“鮓葅”。鱼酱。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荀子》:鰷,浮阳之鱼也。最宜鮓菹。”明胡世安《异鱼图赞补·黄鲴鱼》:“黄鯝小鱼,身扁鳞白,阔不踰寸,长不近尺,可充鮓葅,宜于煿炙。”
网络解释:
鲊菹鲊菹,读音zhǎzū,汉语词语,指鱼酱,出自《本草纲目·鳞三·鲦鱼》。
综合释义:
亦作“鮓葅”。鱼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荀子》:鰷,浮阳之鱼也。最宜鮓菹。”明胡世安《异鱼图赞补·黄鲴鱼》:“黄鯝小鱼,身扁鳞白,阔不踰寸,长不近尺,可充鮓葅,宜于煿炙。”
汉语大词典:
亦作“鲊菹”。鱼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荀子》:鲦,浮阳之鱼也。最宜鲊菹。”明胡世安《异鱼图赞补·黄鲴鱼》:“黄鲴小鱼,身扁鳞白,阔不踰寸,长不近尺,可充鲊菹,宜于煿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