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食茱萸组词

食茱萸

shí zhū yú
食茱萸的解释

1.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

词语解释:
果木名。又称?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食茱萸[shízhūyú]⒈果木名。又称?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此即欓子也……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亦省称“食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苏恭谓茱萸之开口者为食茱萸。孟詵谓茱萸之闭口者为欓子。马志谓粒大、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緑者为吴茱萸。陈藏器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时珍窃谓数説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误耳。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
网络解释:
食茱萸食茱萸为芸香科落叶乔木,具有特殊香味。食茱萸的嫩枝密布锐利的尖刺,老干也长满了瘤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叶片为羽状复叶互生,长30-80厘米,小叶片为披针形,长6-12厘米,边缘有锯齿,小叶密布透明油腺,有芳香味,幼叶常呈红色,故名“红刺楤”。很多凤蝶幼虫也喜爱吃食茱萸的叶子,为诱蝶植物。食药两用,药用有温中、燥湿、杀虫、止痛的功效,食用一般为调味品。
综合释义:
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此即欓子也……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亦省称“食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苏恭谓茱萸之开口者为食茱萸。孟詵谓茱萸之闭口者为欓子。马志谓粒大、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緑者为吴茱萸。陈藏器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时珍窃谓数説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误耳。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食茱萸[shízhūyú]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韩国、日本等。茎高约六至十公尺;老干具短瘤刺;嫩枝则密被尖锐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乾果呈球形,熟时开裂,种子漆黑色。木材可制零星器物;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药、供食用。也称为「辣子」、「艾子」。
汉语大词典:
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此即欓子也……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亦省称“食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苏恭谓茱萸之开口者为食茱萸。孟诜谓茱萸之闭口者为欓子。马志谓粒大、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绿者为吴茱萸。陈藏器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时珍窃谓数说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误耳。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
国语辞典:
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韩国、日本等。茎高约六至十公尺;老干具短瘤刺;嫩枝则密被尖锐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干果呈球形,熟时开裂,种子漆黑色。木材可制零星器物;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药、供食用。食茱萸[shízhūyú]⒈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韩国、日本等。茎高约六至十公尺;老干具短瘤刺;嫩枝则密被尖锐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干果呈球形,熟时开裂,种子漆黑色。木材可制零星器物;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药、供食用。
辞典修订版:
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韩国、日本等。茎高约六至十公尺;老干具短瘤刺;嫩枝则密被尖锐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乾果呈球形,熟时开裂,种子漆黑色。木材可制零星器物;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药、供食用。也称为「辣子」、「艾子」。
法语: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其他释义:
1.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
食茱萸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ì,shí,yì

[sì,shí,yì]

吃:食肉。食欲。 ◎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食 yì   ㄧˋ ◎ 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读音:zhū

[zhū]

〔茱萸〕a.落叶小乔木,结长椭圆形核果,红色,味酸,可入药。通称“山茱萸”;b.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可入药。通称“吴茱萸”;c.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果实红色、球形,可入药,可提制芳香油。通称“食茱萸”。

读音:yú

[yú]

〔茱萸〕见“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