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革职留任组词

革职留任

ɡé zhí liú rèn
革职留任的解释

1.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

词语解释:
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革职留任[gézhíliúrèn]⒈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
引证解释:
⒈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清袁枚《随园随笔·革职留任》:“今大臣革去顶戴,仍令在官办事。引《晋书·陶侃传》,侃刺荆州,讨杜曾,战败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领职,再讨杜弢,成功復还原官。是即今之革职留任矣!”清夏燮《中西纪事·闽浙再犯》:“刘耀椿系专防厦门大员,因失守之后奔赴大营,随同大兵入厦收復,制使以其功过相抵,奏请革职留任。”
综合释义:
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清袁枚《随园随笔·革职留任》:“今大臣革去顶戴,仍令在官办事。《晋书·陶侃传》,侃刺荆州,讨杜曾,战败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领职,再讨杜弢,成功復还原官。是即今之革职留任矣!”清夏燮《中西纪事·闽浙再犯》:“刘耀椿系专防厦门大员,因失守之后奔赴大营,随同大兵入厦收復,制使以其功过相抵,奏请革职留任。”对犯有过失的人员,免其官职,但仍保留其职务,如在一段时间内无过失,则再行复职。如:「他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遭上司革职留任。」
汉语大词典:
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清袁枚《随园随笔·革职留任》:“今大臣革去顶戴,仍令在官办事。《晋书·陶侃传》,侃刺荆州,讨杜曾,战败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领职,再讨杜韬,成功复还原官。是即今之革职留任矣!”清夏燮《中西纪事·闽浙再犯》:“刘耀椿系专防厦门大员,因失守之后奔赴大营,随同大兵入厦收复,制使以其功过相抵,奏请革职留任。”
国语辞典:
对犯有过失的人员,免其官职,但仍保留其职务,如在一段时间内无过失,则再行复职,如:「他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遭上司革职留任。」革职留任[gézhíliúrèn]⒈对犯有过失的人员,免其官职,但仍保留其职务,如在一段时间内无过失,则再行复职。例如:「他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遭上司革职留任。」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对犯有过失的人员,免其官职,但仍保留其职务,如在一段时间内无过失,则再行复职,如:他在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遭上司革职留任。
法语:
priver ( un fonctionnaire ) de son titre tout en le maintenant en charge
其他释义:
1.清时对官吏惩处办法之一。谓免去官职但仍留任所办事。
革职留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é,jí

[gé,jí]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 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 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 姓。

读音:zhí

[zhí]

管理某种事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 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 掌管:职掌。 ◎ 由于:职此而已。

读音:liú

[liú]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留。留学。留任。留级。留步。留守。留驻。 ◎ 注意力放在上面:留心。留神。留意。 ◎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留连。留恋。 ◎ 不使离开: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 接受:收留。 ◎ 保存:保留。留存。留别。留念。留后路。

读音:rén,rèn

[rén,rèn]

相信,信赖:信任。 ◎ 使用,给予职务:任命。任人唯贤。 ◎ 负担,担当:担任。任课。 ◎ 职务:就任。到任。任重道远。 ◎ 由着,听凭:任凭。任性。任意。任从。任随。听任。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 不论,无论:任何。任人皆知。

革职留任造句 更多
1、载滢一并交宗人府圈禁;载濂闭门思过;载澜停全俸降一级调用;英年降二级调用;刚毅因病故免置议;赵舒翘革职留任;毓贤发往极边充当苦差,永不释回。2、不久,因军事上连连失利,被清廷革职留任。3、凡降调而级不足以及无级可降,则议革职,又有革职留任、革职、革职永不叙用三种。4、辛亥之役,丧师失地、弃城逃亡...
1、革职留任处罚最轻,名实不符;革职是真正的免职;而革职永不叙用处罚最重,等于判处了官员的仕途死刑。2、很快,查实有行贿情节的江西各道府州县官员71人,连负责查办此案的两江总督萨载,也因失察之罪,被革职留任,被扣罚养廉银三年。3、然而次年,肃顺便以“户部宝钞案”失察之名,给予翁氏革职留任处分。4、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