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踊贵组词

踊贵

yǒnɡ ɡuì
踊贵的解释

物价上涨: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

词语解释:
亦作“踊贵”。谓物价上涨。谓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制鞋子价钱上涨。踊贵[yǒngguì]⒈亦作“踊贵”。谓物价上涨。谓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制鞋子价钱上涨。
引证解释:
⒈亦作“踊贵”。⒉谓物价上涨。引《后汉书·曹褒传》:“时春夏大旱,粮穀踊贵。”宋洪迈《夷坚甲志·郑畯妻》:“买巨杉数千枚,如维扬。时方营行在官府,木价踊贵,获息十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所以马价踊贵焉。”清吴世涵《公米》诗:“邻里遭凶年,市米日踊贵。”⒊谓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制鞋子价钱上涨。引《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屨贱踊贵。”杜预注:“踊,刖足者屨。”《韩非子·难二》:“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於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屨贱。’”王先慎集解:“踊即踊之俗字。”
网络解释:
踊贵踊贵,汉语词语,读音是yǒngguì,指物价上涨,出自《后汉书·曹褒传》。
综合释义:
亦作“踊贵”。谓物价上涨。《后汉书·曹褒传》:“时春夏大旱,粮穀踊贵。”宋洪迈《夷坚甲志·郑畯妻》:“买巨杉数千枚,如维扬。时方营行在官府,木价踊贵,获息十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所以马价踊贵焉。”清吴世涵《公米》诗:“邻里遭凶年,市米日踊贵。”谓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制鞋子价钱上涨。《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屨贱踊贵。”杜预注:“踊,刖足者屨。”《韩非子·难二》:“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於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屨贱。’”王先慎集解:“踊即踊之俗字。”踊贵[yǒngguì]物价腾贵。《后汉书.卷六零上.马融传》:「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汉语大词典:
亦作“踊贵”。(1).谓物价上涨。《后汉书·曹褒传》:“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宋洪迈《夷坚甲志·郑畯妻》:“买巨杉数千枚,如维扬。时方营行在官府,木价踊贵,获息十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所以马价踊贵焉。”清吴世涵《公米》诗:“邻里遭凶年,市米日踊贵。”(2).谓受刖刑的人所穿的特制鞋子价钱上涨。《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杜预注:“踊,刖足者屦。”《韩非子·难二》:“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王先慎集解:“踊即踊之俗字。”
国语辞典:
物价腾贵。踊贵[yǒngguì]⒈物价腾贵。引《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辞典修订版:
物价腾贵。《后汉书.卷六零上.马融传》:「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其他释义:
物价上涨: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
踊贵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ǒng

[yǒng]

往上跳:踊跃(a.跳跃;b.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 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的鞋:履贱踊贵(形容刑罚宽猛失调,失之严酷,受刑人多)。

读音:guì

[guì]

价钱高,与“贱”相对:贵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贵如油。 ◎ 指地位高: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国。贵庚(请问别人年龄)。贵姓。贵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 特别好的,重要的:贵重(zhòng )。珍贵。尊贵。民为贵。 ◎ 值得看重,重视:可贵。 ◎ 指中国贵州省:云贵高原。 ◎ 姓。

踊贵造句 更多
1、比岁不稔,食物踊贵,道殣相望,饥骸蔽地。2、去年大蝗,秋冬亢旱,以至今春不雨,麦苗干枯,黍、粟、麻、豆皆不及种,五谷踊贵,民情忧惶,十九惧死,逃移南北,困苦道路。3、帛、稷、粟都放得腐烂,生了虫子,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抗争的人民被镇压,遭到砍脚的人不知多少,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