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越裳组词

越裳

yuè shanɡ
越裳的解释

1.亦作"越常"。亦作"越尝"。 2.古南海国名。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越常”。亦作“越尝”。⒉ 古南海国名。越裳[yuècháng]⒈亦作“越常”。亦作“越尝”。⒉古南海国名。
基础解释:
1.古南海国名。2.越南的古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引:汉王充《论衡·恢国》:“成王之时,越常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注引此作“越尝”。汉张衡《东京赋》:“北燮丁令,南谐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唐寅《白燕》诗:“越裳雉尾姬周化,瀚海乌头汉使归。”⒈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引汉王充《论衡·恢国》:“成王之时,越常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注引此作“越尝”。汉张衡《东京赋》:“北燮丁令,南谐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唐寅《白燕》诗:“越裳雉尾姬周化,瀚海乌头汉使归。”
汉语大词典:
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王充《论衡·恢国》:“成王之时,越常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注引此作“越尝”。汉张衡《东京赋》:“北燮丁令,南谐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唐寅《白燕》诗:“越裳雉尾姬周化,瀚海乌头汉使归。”
其他释义:
1.亦作'越常'。亦作'越尝'。2.古南海国名。
越裳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uè

[yuè]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 消散:“精神劳则越”。 ◎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 姓。

读音:cháng,shang

[cháng,shang]

〔裳裳〕光明。 ◎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