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豹髓组词

豹髓

bào suǐ
豹髓的解释

1.《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

词语解释:
《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
基础解释:
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
引证解释:
⒈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引《洞冥记》:“帝既耽於灵恠,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湻苏油和之,照於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唐崔致远《幽州李可举太保别纸》:“龙膏豹髓,偏宜卜夜於欢筵;凤笔鹅牋,亦可依仁於末席。”
网络解释:
豹髓豹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àosuǐ,是指名贵的蜡烛。
综合释义:
《洞冥记》:“帝既耽於灵恠,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湻苏油和之,照於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唐崔致远《幽州李可举太保别纸》:“龙膏豹髓,偏宜卜夜於欢筵;凤笔鹅牋,亦可依仁於末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
汉语大词典:
《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唐崔致远《幽州李可举太保别纸》:“龙膏豹髓,偏宜卜夜于欢筵;凤笔鹅笺,亦可依仁于末席。”
其他释义:
1.《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豹髓'指名贵的蜡烛。
豹髓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ào

[bào]

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 ◎ 姓。

读音:suǐ

[suǐ]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髓。精髓(喻精华)。 ◎ 像骨髓的东西:脊髓。脑髓。延髓(后脑的一部分)。 ◎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