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诵咒组词

诵咒

sònɡ zhòu
诵咒的解释

1.亦作"诵咒"。 2.念咒语。 3.诵经﹐念经。

词语解释:
1.亦作'诵咒'。2.念咒语。3.诵经﹐念经。
基础解释:
亦作/'诵咒/',亦作/'诵咒/'。念咒语。诵经﹐念经。
引证解释:
⒈亦作“诵呪”。⒉念咒语。引《关尹子·七釜》:“有诵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礼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呪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⒊诵经,念经。引唐李白《僧伽歌》:“问言诵咒几千徧,口道恒河沙復沙。”清沉曰霖《晋人麈·刻阴骘文得中式》:“﹝金见星﹞生平崇奉阴隲文,晨起盥漱毕即庄诵一过,如释氏诵咒者然。”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仪式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
网络解释:
诵咒诵咒sòngzhòu,念咒语,出处《关尹子·七釜》
综合释义:
亦作“诵呪”。念咒语。《关尹子·七釜》:“有诵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礼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呪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诵经,念经。唐李白《僧伽歌》:“问言诵咒几千徧,口道恒河沙復沙。”清沉曰霖《晋人麈·刻阴骘文得中式》:“﹝金见星﹞生平崇奉阴隲文,晨起盥漱毕即庄诵一过,如释氏诵咒者然。”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仪式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
网友释义:
诵咒sòngzhòu,念咒语,出处《关尹子·七釜》
汉语大词典:
亦作“诵咒”。(1).念咒语。《关尹子·七釜》:“有诵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礼志五》:“人持柳枝沾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2).诵经,念经。唐李白《僧伽歌》:“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清沈曰霖《晋人麈·刻阴骘文得中式》:“﹝金见星﹞生平崇奉阴骘文,晨起盥漱毕即庄诵一过,如释氏诵咒者然。”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仪式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
诵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òng

[sòng]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诵读。背诵。诵诗。 ◎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 诗歌:作诵(作诗)。 ◎ 怨谤。

读音:zhòu

[zhòu]

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咒语。符咒。念咒。 ◎ 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咒骂。诅咒。

诵咒造句 更多
1、书符有戒忌,诵咒也有戒,有叁宜,宜正心,宜垂睫,宜一气贯注,有避忌四,避秽血光,避喧哗,避妇女,若能依此而行,必咒出令行. 2、口中诵咒,手转经轮,心里观想咒轮,如此能够三者不离经常修持,来世可以获得殊胜窍诀的解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