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律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称'葭管'。2.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基础解释: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玉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引证解释:
⒈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参见“葭灰”。引《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
网络解释:
葭律葭律,读音jiālǜ,是一个汉语词语,亦称“葭管”,指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综合释义: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葭灰”。葭律[jiālǜ]
汉语大词典: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葭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