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萍踪梗迹组词

萍踪梗迹

pínɡ zōnɡ ɡěnɡ jì
萍踪梗迹的解释

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词语解释:
萍踪浪迹píngzōng-làngjì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亦作“萍踪梗迹”。⒈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成语解释萍踪梗迹
基础解释:
亦作“萍踪梗迹”,萍踪浪迹píngzōng-làngjì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亦作“萍踪梗迹”。
网友释义:
萍踪梗迹,比喻行踪无定,出自明·郑若庸《玉玦记·报信》。
辞典修订版:
萍,浮萍。梗,桃梗。萍踪梗迹指像浮萍、断梗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比喻四处飘泊,行踪不定。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一出》:「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也作「萍踪浪迹」。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萍,浮萍。梗,桃梗。萍踪梗迹指像浮萍?断梗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比喻四处飘泊,行踪不定。明˙郑若庸˙玉玦记˙第十一出: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亦作萍踪浪迹。
其他释义:
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萍踪梗迹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píng

[píng]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萍泊。萍踪。萍水相逢。

读音:zōng

[zōng]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读音:gěng

[gěng]

植物的枝或茎:菜梗子。 ◎ 直,挺立:梗着脖子。 ◎ 正直,直爽:梗直。 ◎ 阻塞,妨碍:梗塞(sè)。梗阻。心肌梗死。 ◎ 大略:梗概。 ◎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读音:jì

[jì]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