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菽粟组词

菽粟

shū sù
菽粟的解释

1.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词语解释:
菽粟shūsù。(1)泛指粮食。菽粟[shūsù]⒈泛指粮食。例布帛菽粟。英grain;
基础解释: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引证解释:
⒈豆和小米。泛指粮食。引《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汉桓宽《盐铁论·授时》:“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宋樊仁远《浮云居士曾公行状》:“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飢者菽粟,寒者綈纊。”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说比作空气和菽粟。”
网络解释:
菽粟菽粟,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汉桓宽《盐铁论·授时》:“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宋樊仁远《浮云居士曾公行状》:“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飢者菽粟,寒者綈纊。”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说比作空气和菽粟。”
网友释义:
菽粟,拼音shūsù,指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汉语大词典: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墨子·尚贤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汉桓宽《盐铁论·授时》:“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宋樊仁远《浮云居士曾公行状》:“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饥者菽粟,寒者绨纩。”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说比作空气和菽粟。”
国语辞典:
豆类及谷类。菽粟[shúsù]⒈豆类及谷类。引《孟子·尽心上》:「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辞典修订版:
豆类及谷类。《孟子.尽心上》:「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其他释义:
1.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菽粟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ū

[shū]

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

读音:sù

[sù]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粟。 ◎ 姓。

菽粟造句 更多
1、今岷嶓款服,蜀汉沃饶,闾里富於猗陶,菽粟同於水火。 2、书家而不明碑帖,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1、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2、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3、晋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4、后宫曳绮绣,厩马馀...
1、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2、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没有的。3、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4、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
1、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2、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3、为人之学者,父子夫妇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4、“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5、人与人患隔而不亲,亲民之事,心兼富之教亡,未有不使民菽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