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雀掘鼠的解释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词语解释:
谓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罗雀掘鼠[luóquèjuéshǔ]⒈谓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基础解释:
指粮食断绝时,张网捕雀、挖洞捉鼠来充饥。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引证解释:
⒈谓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引严复《有如三保》:“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⒉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引清景星杓《山斋客谈·联贵贾祸》:“犹以文书上下,百端诛求其子。至罗雀掘鼠以应,家空尽而叟始释。”梁启超《论直隶湖北安徽之地方公债》:“何一非穷空极匱,罗雀掘鼠而无所为计者。”
综合释义: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快饿死者,~,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严复《有如三保》
汉语大词典:
(1).谓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严复《有如三保》:“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2).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清景星杓《山斋客谈·联贵贾祸》:“犹以文书上下,百端诛求其子。至罗雀掘鼠以应,家空尽而叟始释。”梁启超《论直隶湖北安徽之地方公债》:“何一非穷空极匮,罗雀掘鼠而无所为计者。”
国语辞典:
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罗雀掘鼠[luóquèjuéshǔ]⒈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成语解释罗雀掘鼠
辞典修订版:
在眼睛追视着远去飞鸟的同时,手仍不断的抚弦弹琴。语本《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原用以形容人能手眼并用、俯仰自得的神态。后来也用来比喻技艺精熟,能两面兼顾,挥洒自如的境界,如:「艺术的创作若经不断的磨练,总可臻情技交融,目送手挥,无所窒碍的境界。」也作「手挥目送」。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
出处:
《新唐书·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其他释义: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字义分解
读音:luó
[luó]
捕鸟的网:罗网。
◎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 散布:罗列。
◎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 用罗筛东西:罗面。
◎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 同“脶”。
◎ 姓。
读音:qiǎo,qiāo,què
[qiǎo,qiāo,què]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雀
qiǎo ㄑㄧㄠˇ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读音:jué
[jué]
刨,挖:掘土。掘井。掘进。发掘。挖掘。
◎ 古同“崛”,崛起。
◎ 古同“倔”,倔强。
读音:shǔ
[shǔ]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 隐忧: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