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拿的解释
词语解释:
缉拿jīná。(1)搜查逮捕。缉拿[jīná]⒈搜查逮捕。例缉拿凶手。英apprehend;arrest;seize;
基础解释:
(动)搜寻捉拿(罪犯);缉捕:~归案|~逃犯。
引证解释:
⒈亦作“缉拏”。搜捕。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销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径註销,不必缉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清袁枚《新齐谐·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阴司大例,凡阳间公文到来,所拏之人,我阴司协同缉拏。’”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八:“而清朝反动政府,也对他严加迫害,在他的名字孙文的‘文’字旁边加上三点水,改作‘孙汶’,把他当作海寇来缉拿。”
网络解释:
缉拿缉拿是汉语词汇,拼音jīná,出自《福惠全书·刑名·销差》。
综合释义:
亦作“缉拏”。搜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销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径註销,不必缉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清袁枚《新齐谐·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阴司大例,凡阳间公文到来,所拏之人,我阴司协同缉拏。’”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八:“而清朝反动政府,也对他严加迫害,在他的名字孙文的‘文’字旁边加上三点水,改作‘孙汶’,把他当作海寇来缉拿。”
网友释义:
缉拿是汉语词汇,拼音jīná,出自《福惠全书·刑名·销差》。
汉语大词典:
见“缉拿”。亦作“缉拿”。搜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销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径注销,不必缉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清袁枚《新齐谐·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阴司大例,凡阳间公文到来,所拿之人,我阴司协同缉拿。’”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八:“而清朝反动政府,也对他严加迫害,在他的名字孙文的‘文’字旁边加上三点水,改作‘孙汶’,把他当作海寇来缉拿。”
国语辞典:
搜查捉拿。缉拿[qìná]⒈搜查捉拿。引《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缉拿逃盗,巡察奸宄。」
辞典修订版:
搜查捉拿。《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缉拿逃盗,巡察奸宄。」
辞典简编版:
搜查捉拿。 【造句】针对近日发生的连续杀人案,警方特别加强巡逻,全力缉拿歹徒。
法语:
poursuivre、arrêter、saisir
其他释义:
搜查捉拿(犯罪的人):~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