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笏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竹笏[zhúhù]⒈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引证解释:
⒈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引《仪礼·士丧礼》:“褖衣緇带,韎韐竹笏。”唐杜荀鹤《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戏把蓝袍包果子,娇将竹笏恼先生。”
网络解释:
竹笏竹笏,拼音是zhúh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网友释义:
竹笏,汉语词汇,拼音zhúhù,意思是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汉语大词典: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仪礼·士丧礼》:“褖衣缁带,韎韐竹笏。”唐杜荀鹤《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戏把蓝袍包果子,娇将竹笏恼先生。”
其他释义:
1.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