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咒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禁祝'。亦作'禁咒'。2.相传以真气﹑符咒等治病邪﹑克异物﹑禳灾害的一种法术。亦谓施行禁咒之术。禁咒[jìnzhòu]⒈见“禁呪”。
引证解释:
⒈见“禁呪”。
网络解释:
禁咒禁咒是道士(东方称谓)和魔法师(西方称谓)能够使用的最高等级的法术(魔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咒语,被认为是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
汉语大词典:
亦作“禁祝”。亦作“禁咒”。相传以真气、符咒等治病邪、克异物、禳灾害的一种法术。亦谓施行禁咒之术。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或长于符水禁祝之法,治邪有效,而未必晓于不死之道也。”《魏书·释老志》:“有罽宾沙门昙摩谶,习诸经论……又晓术数禁咒,历言他国安危,多所中验。”《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国语辞典:
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禁咒[jìnzhòu]⒈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引《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旧五代史·卷二九·唐书·庄宗本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
辞典修订版:
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旧五代史.卷二九.唐书.庄宗本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
其他释义:
1.见'禁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