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信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传信的符证。棨信[qǐxìn]⒈传信的符证。
引证解释:
⒈传信的符证。引《后汉书·窦武传》:“帝拔剑踊跃,使乳母赵嬈等拥卫左右,取棨信,闭诸禁门。”《宋史·谢庄传》:“于时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网络解释:
棨信棨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ǐxìn,意思是传信的符证。
网友释义:
棨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ǐxìn,意思是传信的符证。出自《后汉书·窦武传》。
汉语大词典:
传信的符证。《后汉书·窦武传》:“帝拔剑踊跃,使乳母赵娆等拥卫左右,取棨信,闭诸禁门。”《宋史·谢庄传》:“于时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国语辞典:
古时传递信息时,使人相信的凭证。棨信[qǐxìn]⒈古时传递信息时,使人相信的凭证。引《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宋书·卷八五·谢庄传》:「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辞典修订版:
古时传递信息时,使人相信的凭证。《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宋书.卷八五.谢庄传》:「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其他释义:
1.传信的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