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的解释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词语解释:
⒈ 木名。棕榈树。一种棕榈属植物,高3—7米,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丛生茎顶,向外开展,叶柄硬而长,叶片圆扇形,掌状深裂,肉穗花序生于叶间,花黄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叶可编帽子。英:palm;棕榈[zōnglǘ]⒈木名。棕榈树。一种棕榈属植物,高3—7米,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丛生茎顶,向外开展,叶柄硬而长,叶片圆扇形,掌状深裂,肉穗花序生于叶间,花黄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叶可编帽子。英palm;
基础解释:
(名)乔木。干高而直,叶集生于顶。通称棕树。
汉语大词典:
亦作“棕榈”。(1).常绿乔木。干直立,呈圆柱形,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大,集生干顶,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黄色,核果长圆形。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床垫、蓑笠等。树干可作器具和建筑材料。唐杜甫《枯棕》诗:“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清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棕榈》:“棕榈一名鬣葵。”杨朔《野茫茫》:“这种树叫‘狄柯尔’,类似棕榈。”(2).指棕衣或棕毛。《宋史·舆服志一》:“逍遥辇,以棕榈为屋,赤质,金涂银装。”(3).元上都别殿名。
国语辞典:
⒈ 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干直如柱,无枝,高三丈余,雌雄异株,叶作掌状分裂,柄甚长,丛生茎顶,叶柄下端包有褐色苞毛。夏初开花,肉穗花序,黄白色。核果为球形,蓝黑色。木材可制器具,其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棕榈[zōnglǘ]⒈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干直如柱,无枝,高三丈余,雌雄异株,叶作掌状分裂,柄甚长,丛生茎顶,叶柄下端包有褐色苞毛。夏初开花,肉穗花序,黄白色。核果为球形,蓝黑色。木材可制器具,其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
辞典修订版:
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干直如柱,无枝,高三丈余,雌雄异株,叶作掌状分裂,柄甚长,丛生茎顶,叶柄下端包有褐色苞毛。夏初开花,肉穗花序,黄白色。核果为球形,蓝黑色。木材可制器具,其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也称为「栟榈」。
辞典简编版:
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茎干高直如柱,可达十公尺。叶作掌状分裂,叶柄很长,丛生于茎干的顶端,叶柄下端包有褐色苞毛。夏初开黄白色的小花。核果为球形,蓝黑色。木材可制器具。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 【造句】本省棕榈的栽培以嘉义地区为主。
英语:
talipot,oil palm,palm leaf,palm,ivory nut,chickee,cabbage palm,palming,
法语:
palmier
其他释义: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