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李郭组词

李郭

lǐ ɡuō
李郭的解释

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鴽@郭太。参见"李郭仙","李郭同舟"。 2.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

词语解释:
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emailprotected]'李郭仙','李郭同舟'。2.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
基础解释:
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鴽@郭太。参见/'李郭仙/',/'李郭同舟/'。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改作郭太。⒉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引唐颜真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铭》:“临淮、汾阳秉文武忠义之资,廓清河朔,保乂王室,翼载三圣,天下之人,谓之李郭。”宋文天祥《平原》诗:“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明许时泉《同甲会》:“文如元白,武若李郭。”清王式丹《睢阳庙》诗之一:“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
网络解释:
李郭李郭(英文名:LiGuo,别名:大郭,1995年1月20日出生于中国四川)是一位中国BBoy。他靠自身风格及对舞蹈的理解已经赢得了代表个人或者团体冠军不计其数,他甚至被冠以“中国最具潜力(爆发力)的BBoy”之名。
综合释义:
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改作郭太。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唐颜真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铭》:“临淮、汾阳秉文武忠义之资,廓清河朔,保乂王室,翼载三圣,天下之人,谓之李郭。”宋文天祥《平原》诗:“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明许时泉《同甲会》:“文如元白,武若李郭。”清王式丹《睢阳庙》诗之一:“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
汉语大词典:
(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改作郭太。(2).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唐颜真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铭》:“临淮、汾阳秉文武忠义之资,廓清河朔,保乂王室,翼载三圣,天下之人,谓之李郭。”宋文天祥《平原》诗:“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明许时泉《同甲会》:“文如元白,武若李郭。”清王式丹《睢阳庙》诗之一:“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
其他释义:
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鴽@郭太。参见'李郭仙','李郭同舟'。2.唐代名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的并称。
李郭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ǐ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 姓。 ◎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读音:guō

[guō]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 姓。

李郭造句 更多
1、李郭乱兵杀眼前,无限伤痛别长安。 2、三国笑传第七回李郭之乱三星通关攻略。 3、现在城外李郭二贼率西凉残军来犯,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附逆,要么杀敌。 4、渠魁殓灭天下宁,谁知李郭心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