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馒头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木莲的别名。木馒头[mùmántou]⒈木莲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木莲的别名。引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无花果》:“木馒头为无花果,味甘酸,食之发瘴,岭南尤多,州郡多取为茶牀高飣,故云公筵多飣木馒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薜荔、木馒头、鬼馒头。时珍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
网络解释:
木馒头木莲(《本草拾遗》),水馒头(《岭外代答》),鬼馒头(《纲目》),蔓头萝(《生草药性备要》),凉粉果、木铎,桔杷、文头果、文头榔、糖馒头(《中国树木分类学》),馒头郎(《广州植物志》),牛奶子、牛奶柚、金柚奶、假秤锤、程邦子、水子(《福建民间草药》),鬼球(《药材资料汇编》),木果蒲、胖朴(《浙江中药手册》),爬墙果、爬壁果(《四川中药志》),薜荔果、膀膀子(《湖南药物志》),凉粉子、烹泡子(《江西草药》)。
综合释义:
木莲的别名。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无花果》:“木馒头为无花果,味甘酸,食之发瘴,岭南尤多,州郡多取为茶牀高飣,故云公筵多飣木馒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薜荔、木馒头、鬼馒头。时珍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
汉语大词典:
木莲的别名。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无花果》:“木馒头为无花果,味甘酸,食之发瘴,岭南尤多,州郡多取为茶床高饤,故云公筵多饤木馒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薜荔、木馒头、鬼馒头。时珍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
其他释义:
1.木莲的别名。
字义分解
读音:mù
[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 棺材:棺木。
◎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 呆笨:木鸡。
◎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读音:mán
[mán]
〔馒头〕a.一种用发面蒸成的食品,圆形或长方形,无馅;b.方言,指包子(“头”均读轻声)。
读音:tou,tóu
[tou,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 首领:头子。头目。
◎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 表示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