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教唆犯组词

教唆犯

jiào suō fàn
教唆犯的解释

故意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征是在他人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而未下决心时激起其犯意或促使其下决心,并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发犯罪结果。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词语解释:
教唆犯jiàosuōfàn。(1)唆使别人犯罪的成年人;尤指唆使儿童盗窃的人。教唆犯[jiàosuōfàn]⒈唆使别人犯罪的成年人;尤指唆使儿童盗窃的人。英fagin;
基础解释:
唆使别人犯罪的成年人;尤指唆使儿童盗窃的人
引证解释:
⒈怂恿、指使别人犯罪的罪犯。引《花城》1981年第3期:“我听了这番话……头皮就发麻,殷鉴不远,我曾经被当作青年的教唆犯揪过的。”
网络解释:
教唆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汉语大词典:
怂恿、指使别人犯罪的罪犯。《花城》1981年第3期:“我听了这番话……头皮就发麻,殷鉴不远,我曾经被当作青年的教唆犯揪过的。”
国语辞典:
法律上指对于有责任能力之特定人,于其无犯罪意或犯罪意尚未确定之际,教唆其实行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教唆犯[jiàosuōfàn]⒈法律上指对于有责任能力之特定人,于其无犯罪意或犯罪意尚未确定之际,教唆其实行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
英语:
abettor,
其他释义:
故意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征是在他人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而未下决心时激起其犯意或促使其下决心,并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发犯罪结果。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教唆犯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ào,jiāo

[jiào,jiāo]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 使,令:风能教船走。 ◎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 姓。

读音:suō

[suō]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唆使。教(jiào )唆。调(tiáo)唆。

读音:fàn

[fàn]

抵触,违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 侵害,进攻:侵犯。秋毫无犯。 ◎ 触发,发作:犯病。犯愁。犯疑。 ◎ 做错事情:犯错误。

教唆犯造句 更多
1、在刑法理论中,通常将教唆犯作为共犯的一种类型加以探究.2、这是因为帮助犯相对于教唆犯和共同正犯而言,对于正犯的依附性更强,因此通过论述片面共犯的成立实际上就至少是解决了片面帮助犯能否成立的问题.3、教唆犯理论是共同犯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唆犯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在司法实践操作上...
1、第二部分大陆法系有关教唆犯的共同犯罪理论。2、在个罪意义的立法和司法操作中也不宜于对教唆犯单独定罪.3、教唆犯作为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不仅是犯意的挑起者,也是犯意的传播者。4、怂恿别人犯罪就是教唆犯。5、这名教唆犯雇凶杀人,罪恶深重.6、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教唆犯是犯罪之病源.7、要狠狠打击唆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