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敕戒组词

敕戒

chì jiè
敕戒的解释

1.警诫,教诫。

词语解释:
1.警诫,教诫。敕戒[chìjiè]⒈警诫,教诫。
基础解释:
警诫,教诫。
引证解释:
⒈警诫,教诫。引《汉书·息夫躬传》:“天子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敕戒恒誥,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网络解释:
敕戒警诫,教诫
综合释义:
警诫,教诫。《汉书·息夫躬传》:“天子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敕戒恒誥,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告诫、警示。《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网友释义:
敕戒 chìjiè警诫,教诫。《汉书·息夫躬传》:“天子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敕戒恒誥,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汉语大词典:
亦作“敕诫”。告戒,训戒。《孔丛子·论书》:“周公以成王之命,作《康诰》焉,称述文王之德,以成敕诫之文。”《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国语辞典:
告诫、警示。敕戒[chìjiè]⒈告诫、警示。引《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辞典修订版:
告诫、警示。《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敕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ì

[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 告诫:申敕。戒敕。 ◎ 古同“饬”,整顿。

读音:jiè

[jiè]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 准备:戒途。戒装。 ◎ 古同“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