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放黜组词

放黜

fànɡ chù
放黜的解释

〈书〉放逐;斥退。

词语解释:
放逐黜免。放黜[fàngchù]⒈放逐黜免。
引证解释:
⒈放逐黜免。引《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晋书·陶斌传》:“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清刘大櫆《<吴青然诗集>序》:“独忆青然与余同被徵召……既而同罹放黜,相怜因相善也。”
网络解释:
放黜放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àngchù,是指放逐;斥退。
综合释义:
放逐黜免。《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晋书·陶斌传》:“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清刘大櫆《<吴青然诗集>序》:“独忆青然与余同被徵召……既而同罹放黜,相怜因相善也。”放逐斥退。《晋书.卷七零.锺雅传》:「宜加放黜,以整王宪。」
网友释义:
放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àngchù,是指放逐;斥退。
汉语大词典:
放逐黜免。《书·泰誓下》:“崇信奸回,放黜师保。”《晋书·陶斌传》:“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清刘大櫆《〈吴青然诗集〉序》:“独忆青然与余同被徵召……既而同罹放黜,相怜因相善也。”
国语辞典:
放逐斥退。放黜[fàngchù]⒈放逐斥退。引《晋书·卷七〇·钟雅传》:「宜加放黜,以整王宪。」
辞典修订版:
放逐斥退。《晋书.卷七零.锺雅传》:「宜加放黜,以整王宪。」
其他释义:
〈书〉放逐;斥退。
放黜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àng

[fàng]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 散(sàn):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驱逐到远方去:放逐。放黜。流放。◎ 到基层去: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 发出:放电。放毒。放光。发放。◎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放债。放贷。◎ 扩展:放大。放宽。◎ 花开:百花齐放。心花怒放。◎ 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 至:放乎四海。摩顶

读音:chù

[chù]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