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摸苏组词

摸苏

mō sū
摸苏的解释

1.绳索。

词语解释:
绳索。摸苏[mōsū]⒈绳索。
引证解释:
⒈绳索。引《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高诱注:“摸苏,犹摸索。”《尔雅·释诂下》“貉缩,纶也”郭璞注“纶者,绳也”清郝懿行义疏:“貉缩,谓以缩牵连緜络之也,声转为莫缩……又转为摸苏。”
网络解释:
摸苏
网友释义:
摸苏,读音为mōsū,汉语词语,意思是绳索。
汉语大词典:
绳索。《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于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掸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高诱注:“摸苏,犹摸索。”《尔雅·释诂下》“貉缩,纶也”郭璞注“纶者,绳也”清郝懿行义疏:“貉缩,谓以缩牵连绵络之也,声转为莫缩……又转为摸苏。”
其他释义:
1.绳索。
摸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ō

[mō]

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摸他的头。 ◎ 用手探取、寻找:摸鱼捞虾。 ◎ 揣测,试探:摸底。摸索。 ◎ 暗中行进,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哨。摸黑儿。

读音:sū

[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 姓。 ◎ 见“噜”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