捽兀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傲岸貌。捽兀[zuówū]⒈傲岸貌。
基础解释:
傲岸貌。
引证解释:
⒈傲岸貌。引晋陶潜《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清钱谦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十咏》之八:“我生捽兀略相似,玉堂今作扶犂手。”
网络解释:
捽兀捽兀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傲岸貌。晋陶潜《自祭文》。
综合释义:
傲岸貌。晋陶潜《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清钱谦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十咏》之八:“我生捽兀略相似,玉堂今作扶犂手。”高傲。晋.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网友释义:
捽兀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傲岸貌。晋陶潜《自祭文》。
汉语大词典:
傲岸貌。晋陶潜《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清钱谦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十咏》之八:“我生捽兀略相似,玉堂今作扶犁手。”
国语辞典:
高傲。捽兀[zúwù]⒈高傲。引晋·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辞典修订版:
高傲。晋.陶渊明〈自祭文〉:「捽兀穷庐,酣饮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