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打包申遗的意思
打包申遗

基本解释

  打包申遗 -简介

  打包申遗,又称捆绑式申遗。在中国,打包申遗不仅提高成功率,而且可以让尽可能多的遗产纳入到世界遗产规范中保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申报成功是打包申遗的典型例证。

  打包申遗 - 实例

  

  广东丹霞山

  2010年8月,在巴西利亚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及6省参与的“中国丹霞”申报成功,使得中国的世界遗产达到40个。

  另外引人关注的是,此次“申遗”的两个项目都是“捆绑式申请”。“中国丹霞”来自6省,仅因都属“丹霞地貌”,便被合成一项,然而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共发现“丹霞地貌”790处。至于“天地之中”更是多达8处11项建筑,建筑规制、年代都不统一,可如今它们却被算作一个项目。

  打包申遗 - 成因

  “打包申遗”在国外“并不多见”,而中国较多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符合《世界遗产名录》要求的项目多,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避免垄断,不希望一个国家一次性申请过多项目,按相关名额限制,中国现在的项目完全被批准预计需要一百多年,只好“打包申遗”。

  第二、“打包申遗”不像“名人故里争夺战”,没有排他性,有了“世界遗产”的名头,大家都能搭车涨价,易达成合作。

  打包申遗 - 问题

  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这是好事,但在申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其中“三大俗”应引起警觉:

  第一、有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一路绿灯,没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得不到重视,以北京市级非遗为例,其中商业项目偏多,其实这些项目并无濒危之虞,倒是那些不被关注的项目,再不保护可能就来不及了;

  第二、炒作的项目受重视,不炒作的项目没人理;

  第三、真伪难辨,有的项目只是基因传承,祖辈做这个不假,但父辈是否继承了就说不清了,那么,现在传承下来的真的是传统技艺吗?真的是文化遗产吗?

字义分解

读音:dá,dǎ

[dá,dǎ]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 拨动:打算盘。 ◎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 写出,开出:打证明。 ◎ 捆,扎:打包裹。 ◎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 除去:打消。打杈。 ◎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 玩,玩耍:打球。 ◎ 截,停,减,退:

读音:bāo

[bāo]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 围:包围。包剿。 ◎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 姓。

读音:shēn

[shēn]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 用于记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 陈述,说明: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 ◎ 重复,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 姓。

读音:wèi,yí

[wèi,yí]

丢失:遗失。遗落。 ◎ 漏掉:遗忘。遗漏。 ◎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 抛弃:遗弃。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