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竿的解释
词语解释:
杂技之一种。戴竿[dàigān]⒈杂技之一种。
引证解释:
⒈杂技之一种。引《新唐书·五行志二》:“时幽州又有謡曰:‘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玄宗》:“明皇御勤政楼,大张音乐,教坊王大娘善戴竿,于百尺上为木山,状瀛洲、方丈,命小儿持絳节,出入其间,舞亦不輟。”
网络解释:
戴竿戴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igān,指杂技之一种。
综合释义:
杂技之一种。《新唐书·五行志二》:“时幽州又有謡曰:‘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玄宗》:“明皇御勤政楼,大张音乐,教坊王大娘善戴竿,于百尺上为木山,状瀛洲、方丈,命小儿持絳节,出入其间,舞亦不輟。”戴竿[dàigān]
网友释义:
dàigānㄉㄞˋㄍㄢ戴竿杂技之一种。《新唐书·五行志二》:“时幽州又有谣曰:‘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玄宗》:“明皇御勤政楼,大张音乐,教坊王大娘善戴竿,于百尺上为木山,状瀛洲、方丈,命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舞亦不辍。”
汉语大词典:
杂技之一种。《新唐书·五行志二》:“时幽州又有谣曰:‘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玄宗》:“明皇御勤政楼,大张音乐,教坊王大娘善戴竿,于百尺上为木山,状瀛洲、方丈,命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舞亦不辍。”
其他释义:
1.杂技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