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弄斧班门组词

弄斧班门

nònɡ fǔ bān mén
弄斧班门的解释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词语解释: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弄斧班门[nòngfǔbānmén]⒈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
引证解释:
⒈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参见“班门弄斧”。引明高濂《玉簪记·寄弄》:“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了。”
综合释义: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小生略记一二,~,休笑休笑。◎明·高濂《玉簪记·寄弄》弄斧班门[nòngfǔbānmén]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
汉语大词典: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明高濂《玉簪记·寄弄》:“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了。”参见“班门弄斧”。
国语辞典:
班,鲁班,古代巧匠。弄斧班门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也作「班门弄斧」。弄斧班门[nòngfǔbānmén]⒈班,鲁班,古代巧匠。弄斧班门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明·高濂也作「班门弄斧」。引《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成语解释弄斧班门
成语词典版:
01.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02.《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
出处: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其他释义: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弄斧班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òng,nòng

[lòng,nòng]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 耍,炫耀:搔首弄姿。 ◎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读音:fǔ

[f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读音:bān

[bān]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 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 古同“斑”,杂色。 ◎ 姓。

读音:mén

[mén]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 量词:一门大炮。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