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嵩高组词

嵩高

sōnɡ ɡāo
嵩高的解释

1.即嵩山。 2.高峻。 3.崇高;尊贵。

词语解释:
即嵩山。高峻。崇高;尊贵。嵩高[sōnggāo]⒈即嵩山。⒉高峻。⒊崇高;尊贵。
引证解释:
⒈即嵩山。引《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晋戴祚《西征记》:“嵩高山,东太室,西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太室西偏;其位可知,则嵩高佐命。”⒉高峻。引《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河不容舠。”⒊崇高;尊贵。引《汉书·扬雄传上》:“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寧。”《隶释·汉太尉刘宽后碑》:“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糲食,涉履寒苦。”
网络解释:
嵩高嵩高,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嵩山。
综合释义:
即嵩山。《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晋戴祚《西征记》:“嵩高山,东太室,西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太室西偏;其位可知,则嵩高佐命。”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河不容舠。”崇高;尊贵。《汉书·扬雄传上》:“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寧。”《隶释·汉太尉刘宽后碑》:“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糲食,涉履寒苦。”
汉语大词典:
(1).即嵩山。《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晋戴祚《西征记》:“嵩高山,东太室,西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太室西偏;其位可知,则嵩高佐命。”(2).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河不容舠。”(3).崇高;尊贵。《汉书·扬雄传上》:“瞰帝唐之嵩高兮,脉隆周之大宁。”《隶释·汉太尉刘宽后碑》:“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粝食,涉履寒苦。”
其他释义:
1.即嵩山。2.高峻。3.崇高;尊贵。
嵩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ōng

[sōng]

〔嵩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 高:嵩峦(高耸的峰峦)。嵩呼(亦称“山呼”)。

读音:gāo

[gāo]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 声音响亮:引吭高歌。 ◎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 热烈、盛大:高昂。兴高采烈。 ◎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高祖。 ◎

嵩高造句 更多
1、(《小序》)的诗,题名《嵩高》,后被采入《诗?大雅》里。 2、皇甫嵩高坐堂上,此刻已面有怒色,但仍未发一言,似乎在斟酌周琛的言语,听见阎忠的话,仿佛豁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