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崂山刻石láo shān kè shí
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其题刻遍山,现存刻石分布于太清、上清、九水、华楼、巨峰诸景区。其中,太清景区刻石四十七处,主要集中于太清宫及其周围;上清景区刻石二十二处,主要集中于龙潭瀑、上清宫和明霞洞一带;九水景区石刻六十处,主要集中于内九水、外九水和蔚竹庵一带;华楼景区刻石二十三处,主要集中于华楼宫一带;巨峰景区刻石十三处,主要集中于巨峰周围及其南麓。
崂山刻石láo shān kè shí
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其题刻遍山,现存刻石分布于太清、上清、九水、华楼、巨峰诸景区。其中,太清景区刻石四十七处,主要集中于太清宫及其周围;上清景区刻石二十二处,主要集中于龙潭瀑、上清宫和明霞洞一带;九水景区石刻六十处,主要集中于内九水、外九水和蔚竹庵一带;华楼景区刻石二十三处,主要集中于华楼宫一带;巨峰景区刻石十三处,主要集中于巨峰周围及其南麓。
读音:láo
[láo]
〔崂山〕山名,在中国山东省。亦作“劳山”、“牢山”。 ◎ (嶗)
读音:shān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 姓。
读音:kè
[k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 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 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 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 同“克”。
读音:dàn,shí
[dàn,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指石刻:金石。 ◎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