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大例组词

大例

dà lì
大例的解释

1.通则;通例。

词语解释:
通则;通例。大例[dàlì]⒈通则;通例。
引证解释:
⒈通则;通例。引《晋书·刘颂传》:“苟不至於害政,则皆天网之所漏;所犯在甚泰,然后王诛所必加,此举罪浅深之大例者也。”《周书·明帝纪》:“四方州镇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讫,悉权辟凶服,还以素服从事,待大例除。”严复《原强》:“欲论其合,先考其分,则昭昭若揭日月而行,亘天壤不刊之大例也。”
网络解释:
大例dàlìㄉㄚˋㄌㄧˋ大例
汉语大词典:
通则;通例。《晋书·刘颂传》:“苟不至于害政,则皆天网之所漏;所犯在甚泰,然后王诛所必加,此举罪浅深之大例者也。”《周书·明帝纪》:“四方州镇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讫,悉权辟凶服,还以素服从事,待大例除。”严复《原强》:“欲论其合,先考其分,则昭昭若揭日月而行,亘天壤不刊之大例也。”
其他释义:
1.通则;通例。
大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lì

[lì]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例证。例题。举例。例句。例如。 ◎ 规定:例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例。凡例。条例。破例。发凡起例。 ◎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假。例行公事。 ◎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例。病例。案例。

大例造句 更多
1、阶级是圣朝大例,考课亦国之恆典,至于自炫求进,窃以羞之。 2、阶级是圣朝大例,考课亦国之恆典,至于自炫求进,窃以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