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外舅组词

外舅

wài jiù
外舅的解释

1.岳父。

词语解释:
外舅wàijiù。(1)岳父。外舅[wàijiù]⒈岳父。例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尔雅·释亲》英father-in-law;
基础解释:
[father-in-law]岳父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尔雅·释亲》
引证解释:
⒈岳父。参见“外姑”。引《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唐张说《祈国公碑》:“夫人臣位极,遇莫大焉;王曰外舅,厚莫重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余外舅家收柳公权亲笔啟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三公子大笑道:‘我亦不解你令外舅就俗到这箇地位。’”
网络解释:
外舅《尔雅释亲》载: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综合释义:
岳父。《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唐张说《祈国公碑》:“夫人臣位极,遇莫大焉;王曰外舅,厚莫重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余外舅家收柳公权亲笔啟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三公子大笑道:‘我亦不解你令外舅就俗到这箇地位。’”参见“外姑”。外舅[wàijiù]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即岳父。《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宋史.卷三零六.谢泌传》:「顷之,魏羽为使,即泌之外舅,以亲嫌,改度支副使。」
汉语大词典:
岳父。《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唐张说《祈国公碑》:“夫人臣位极,遇莫大焉;王曰外舅,厚莫重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余外舅家收柳公权亲笔启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三公子大笑道:‘我亦不解你令外舅就俗到这个地位。’”参见“外姑”。
国语辞典:
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即岳父。外舅[wàijiù]⒈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即岳父。引《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宋史·卷三〇六·谢泌传》:「顷之,魏羽为使,即泌之外舅,以亲嫌,改度支副使。」
辞典修订版:
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即岳父。《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宋史.卷三零六.谢泌传》:「顷之,魏羽为使,即泌之外舅,以亲嫌,改度支副使。」
其他释义:
1.岳父。
外舅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ài

[wài]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

读音:jiù

[jiù]

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 ◎ 妻的弟兄:妻舅。 ◎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昔者吾舅死于虎”。 ◎ 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舅”。

外舅造句 更多
1、张延登有子万锺,为王渔洋外舅,万斛即其季弟。2、礼,天子止降旁亲;外舅缌麻,本在服例,但衰绖不可临朝飨,故有公除之议。3、琰儿尽可安心随我前去,外舅处,吾当令亲随侍奉,若事急,即可星夜前往荆州。4、在给外舅王带溪的几封信中,卢象升描述了当时所遇到的情况:不料一至郧阳,千难万苦……日在深山绝谷之中...
1、在给外舅王带溪的几封信中,卢象升描述了当时所遇到的情况:不料一至郧阳,千难万苦……日在深山绝谷之中,千里无人之地,与士卒仆夫起居。2、‘毕竟,你的母亲是家主的亲妹妹,你是他的亲外舅。3、在给外舅王带溪的几封信中,卢象升描述了当时所遇到的情况:不料一至郧阳,千难万苦……日在深山绝谷之中,千里无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