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埠头 bùtóu
[pier;jetty;dock] 〈方〉∶码头
详细解释
(1).码头。 明 唐寅 《松陵晚泊》诗:“晚泊松陵繫短篷,埠头灯火集船丛。”《花月痕》第四七回:“准以江南 上海 , 浙江 舟山 , 福建 闽安镇 厦门 , 广东 濠镜 ,为 倭 船停泊埠头。”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2).船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米店人説道:‘是做埠头的 王汉 家?’”
◎ 埠头 bùtóu
[pier;jetty;dock] 〈方〉∶码头
(1).码头。 明 唐寅 《松陵晚泊》诗:“晚泊松陵繫短篷,埠头灯火集船丛。”《花月痕》第四七回:“准以江南 上海 , 浙江 舟山 , 福建 闽安镇 厦门 , 广东 濠镜 ,为 倭 船停泊埠头。”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2).船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米店人説道:‘是做埠头的 王汉 家?’”
读音:bù
[bù]
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古亦作“步”):埠头。本埠。外埠。船埠。 ◎ 旧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开埠。商埠。
读音:tou,tóu
[tou,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指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 首领:头子。头目。 ◎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 表示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