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垂髫组词

垂髫

chuí tiáo
垂髫的解释

指童年或儿童。古代儿童未冠,头发下垂: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词语解释:
垂髫chuítiáo。(1)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基础解释:
(书)(名)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引证解释:
⒈亦作“垂齠”。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引《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晋陶潜《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网络解释:
垂髫垂髫,chuí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综合释义:
亦作“垂齠”。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晋陶潜《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网友释义:
垂髫,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汉语大词典:
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国语辞典:
古时童子不束发,故称童子为「垂髫」。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聊斋志异.卷一.画壁》:「生视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也。」也作「垂发」。
英语:
the aged and the young,
其他释义:
指童年或儿童。古代儿童未冠,头发下垂: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垂髫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uí

[chuí]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读音:tiáo

[tiáo]

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垂髫。髫年(指幼年)。髫龄。髫龀(指童年)。

垂髫造句 更多
1、两个黄发垂髫的孩童从身边跑过,嬉笑着向远处的闹市跑去。2、桃源村依山傍水,平日间鸡犬相闻,发黄垂髫,怡然自乐,如世外桃源一般。3、我们到了喜马拉雅山麓的小村,只见黄发垂髫,怡然自得。4、我们到了喜马拉雅山麓的小村,只见黄发垂髫,怡然自得。黄垆之痛。5、风土民情,人情质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我...
1、这是一座普通的人族小镇,民风淳朴,黄发垂髫,田间有鸡狗跑动。2、杭州知州范仲淹没有简单地采取开设粥棚救济难民的办法,而以“赛龙舟、修寺庙、兴土木”三策应对,取得了“里巷康衢,垂髫怡然”的良好效果。3、现如今上至耄耋翁媪,下至垂髫小童,谁手中没有几张IC卡?笔者手中就有水电气、交通等各类IC卡七八...
1、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已有六年有余,昔日走路尚且颤颤微微的小不点,终于算是个黄发垂髫的俊美顽童。2、如今生活好了,村里无论黄发垂髫,还是鳏寡孤独,都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生活。3、他俩被引至一面华烛高张的大厅前,廊上静肃地站着四对儿白衣飘飘的垂髫少女,春兰秋菊,各极其美,燕瘦环肥,脂光粉腻。4、雷两...
1、走在这衰落的渔村中,不是鸡皮鹤发的老者,就是垂髫天真的稚子,难得看到一位年轻人。2、两人穿着简朴,如若寻常黄发垂髫,可长了脚趾头的都想得道,能出现在这种地方,绝非常人。3、当雨过天晴时,远处细水长流,桃园飘香;近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好似一幅桃园山水图。4、看红男绿女,忘情于外;垂髫鹤发,酣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