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在籍组词

在籍

zài jí
在籍的解释

1.谓在官籍上注名。 2.居于本籍。

词语解释:
谓在官籍上注名。居于本籍。在籍[zàijí]⒈谓在官籍上注名。⒉居于本籍。
引证解释:
⒈谓在官籍上注名。引《金史·章宗纪二》:“甲辰,始定文武官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廕者若在籍儒生章服制。”《清史稿·高宗纪四》:“戊午,赏来京祝嘏之百十二岁原任浙江遂昌县学训导王世芳国子监司业衔,并在籍食俸。”⒉居于本籍。引《明史·忠义传七·席上珍孔师程等》:“贼陷富民……在籍知县陈昌裔不受伪职,为贼杖死。”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本地乡绅有任京外者,有告假在籍者,有閒废家居者,其交际之间,宜待之以礼。”
网络解释:
在籍在籍,名词,谓在官籍上注名或居于本籍
综合释义:
谓在官籍上注名。《金史·章宗纪二》:“甲辰,始定文武官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廕者若在籍儒生章服制。”《清史稿·高宗纪四》:“戊午,赏来京祝嘏之百十二岁原任浙江遂昌县学训导王世芳国子监司业衔,并在籍食俸。”居于本籍。《明史·忠义传七·席上珍孔师程等》:“贼陷富民……在籍知县陈昌裔不受伪职,为贼杖死。”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本地乡绅有任京外者,有告假在籍者,有閒废家居者,其交际之间,宜待之以礼。”
汉语大词典:
(1).谓在官籍上注名。《金史·章宗纪二》:“甲辰,始定文武官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荫者若在籍儒生章服制。”《清史稿·高宗纪四》:“戊午,赏来京祝嘏之百十二岁原任浙江遂昌县学训导王世芳国子监司业衔,并在籍食俸。”(2).居于本籍。《明史·忠义传七·席上珍孔师程等》:“贼陷富民……在籍知县陈昌裔不受伪职,为贼杖死。”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本地乡绅有任京外者,有告假在籍者,有閒废家居者,其交际之间,宜待之以礼。”
其他释义:
1.谓在官籍上注名。2.居于本籍。
在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ài

[zài]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 ◎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 ◎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读音:jí

[j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 登记:籍没(mò)。籍吏民。 ◎ 征收:籍田。 ◎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在籍造句 更多
1、夏书信,二砂场社学在籍儒童,报名参考本届县试,保结生员杜升升,可否确保?2、一种是在籍的官妓,一种是王公贵族的家妓,还有一种是私娼,又叫“私窠子”。3、新宁地主豪绅闻讯,惊恐万状,在籍拔贡刘长佑、廪生刘坤一徒步赴宝庆府乞援、荠招募乡勇、督办囝练、曛条阻蛾。4、这就是孝文皇帝时期太中大夫、洛阳才子...
1、所有熟悉的一切都消失在籍籍无名的日子里,我终于又从又痛又美的幻想中醒来,承认自己只是个平凡的女孩,于是那凛冽的疼痛不再让我寒冷。独木舟2、在很多国家,如果公民无法赶到投票所投票可以行使不在籍投票权利。3、所有熟悉的一切都消失在籍籍无名的日子里,我终于又从又痛又美的幻想中醒来,承认自己只是个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