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副墨组词

副墨

fù mò
副墨的解释

1.指文字,诗文。 2.副本。

词语解释:
1.指文字,诗文。2.副本。副墨[fùmò]⒈指文字,诗文。⒉副本。
基础解释:
指文字,诗文。副本。
引证解释:
⒈指文字,诗文。引《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今晨梅驛动,副墨到衡宇。”清金农《访韦隐君用良山居》诗:“两朝耆硕遗风邈,百氏菁华副墨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譬诸副墨之子,洛诵之孙,亦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⒉副本。参见“副本”。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候稍閒,搜索副墨,録以求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赤亭亦有《益都金石志稿》,竝録之,得副墨。”
网络解释:
副墨指副本。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候稍闲,搜索副墨,録以求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赤亭亦有《益都金石志稿》,竝録之,得副墨。”
综合释义:
指文字,诗文。《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今晨梅驛动,副墨到衡宇。”清金农《访韦隐君用良山居》诗:“两朝耆硕遗风邈,百氏菁华副墨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譬诸副墨之子,洛诵之孙,亦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副本。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候稍閒,搜索副墨,録以求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赤亭亦有《益都金石志稿》,竝録之,得副墨。”参见“副本”。副墨[文字也。言文字非道,不过作为传道之助。一作对初作之文字而言。#####《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疏:「副,副贰也。墨,翰墨也。翰墨,文字也。」王先谦《集解》:「成云:『副,贰也。』宣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又对初作之文字言,则后之文字,皆其孳生者,故曰副墨之子。』。」;《翰苑新书》:「中丹所蕴,副墨难殚。」@@@@@书名。八卷。明、汪道昆撰。见《四库提要·集部·别集类存目》。]文字也。言文字非道,不过作为传道之助。一作对初作之文字而言。《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疏:「副,副贰也。墨,翰墨也。翰墨,文字也。」王先谦《集解》:「成云:『副,贰也。』宣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又对初作之文字言,则后之文字,皆其孳生者,故曰副墨之子。』。」;《翰苑新书》:「中丹所蕴,副墨难殚。」@@@@@书名。八卷。明、汪道昆撰。见《四库提要·集部·别集类存目》。
汉语大词典:
(1).指文字,诗文。《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今晨梅驿动,副墨到衡宇。”清金农《访韦隐君用良山居》诗:“两朝耆硕遗风邈,百氏菁华副墨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譬诸副墨之子,洛诵之孙,亦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2).副本。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候稍閒,搜索副墨,录以求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赤亭亦有《益都金石志稿》,并录之,得副墨。”参见“副本”。
其他解释:
1.文字也。言文字非道,不过作为传道之助。一作对初作之文字而言。《庄子·大宗师》:「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疏:「副,副贰也。墨,翰墨也。翰墨,文字也。」王先谦《集解》:「成云:『副,贰也。』宣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又对初作之文字言,则后之文字,皆其孳生者,故曰副墨之子。』。」;《翰苑新书》:「中丹所蕴,副墨难殚。」
副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ù

[fù]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 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 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

读音:mò

[mò]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场。 ◎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 ◎ 贪污:贪墨。墨吏。 ◎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墨刑。 ◎ 姓。 ◎ 古同“默”,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