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执厥中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允执厥中[yǔnzhíjuézhōng]⒈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基础解释:
允:诚信。执:保持。厥:其。言谈举止讲求诚信,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也作“允执其中”。
引证解释:
⒈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引《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颖达疏:“信执其中正之道。”明方孝孺《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学务大人﹞足下一双短筒半新洋皮鞋,露着本地蓝市布家做的袜子。乍看使人觉得有些光线不调,看惯了更显得‘新旧咸宜’、‘允执厥中’。或者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调和的先声。”亦作“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歷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后汉书·陈宠传》:“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
综合释义: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也。◎明·方孝儒《夷齐》
汉语大词典: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颖达疏:“信执其中正之道。”明方孝孺《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学务大人﹞足下一双短筒半新洋皮鞋,露着本地蓝市布家做的袜子。乍看使人觉得有些光线不调,看惯了更显得‘新旧咸宜’、‘允执厥中’。或者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调和的先声。”亦作“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后汉书·陈宠传》:“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
国语辞典:
语出《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明.方孝儒〈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也作「允执其中」。允执厥中[yǔnzhíjuézhōng]⒈语出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明·方孝儒〈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也作「允执其中」。引《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成语解释允执厥中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出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明˙方孝儒˙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亦作允执其中。
其他解释:
诚守中庸之道。《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蔡传:「自无过不及之差,而信能执其中矣。」;《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出处: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英语:
keep to the center,
其他释义: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字义分解
读音:yǔn
[yǔn]
答应,认可:允许。允诺。不允。
◎ 公平得当:允当。公允。
◎ 信,实:允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读音:zhí
[zhí]
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 掌握:执政。执教(jiào )。
◎ 捕捉,逮捕:战败被执。
◎ 坚持:固执。执意。
◎ 实行:执行。
◎ 凭单:回执。
◎ 朋友: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 姓。
读音:jué
[jué]
气闭,昏倒:昏厥。痰厥。
◎ 其他的,那个的:厥父。厥后。
◎ 乃,于是:“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古同“撅”,掘。
◎ 古同“撅”,断木。
读音:zhòng,zhōng
[zhòng,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