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倭寇组词

倭寇

wō kòu
倭寇的解释

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到海上走私、抢劫。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中国江、浙、闽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奋起抗倭,明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征战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

词语解释:
⒈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英:Japanesepirates;倭寇[wōkòu]⒈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英Japanesepirates;
引证解释:
⒈ 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日本侵略者。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亦使浙直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倭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陈毅《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⒈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日本侵略者。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亦使浙直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倭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陈毅《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
综合释义:
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亦使浙直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倭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陈毅《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
国语辞典:
⒈ 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引:《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传说倭寇一路放火杀人,官军不能禁御。」倭寇[wōkòu]⒈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引《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传说倭寇一路放火杀人,官军不能禁御。」英语Japanesepirates(in16thand17thcentury)​德语Wokou(Eig,Gesch)​法语wako,piratesjaponais
辞典修订版:
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传说倭寇一路放火杀人,官军不能禁御。」
辞典简编版:
明朝侵扰我国沿海各省的日本海盗。 【造句】明初倭寇为祸我国沿海甚烈,后为戚继光所平定。
英语:
Japanese pirates,
法语:
Wakō
其他释义:
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到海上走私、抢劫。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中国江、浙、闽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奋起抗倭,明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征战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
倭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ō

[wō]

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倭奴。倭寇。倭刀。

读音:kòu

[kòu]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 侵略者来侵犯:寇边。 ◎ 姓。

倭寇造句 更多
1、邵占元他们只是渔民,不会战阵之道,真要打起来的话,肯定不是倭寇的对手,还是擒贼擒王的好。2、有清一代,对各地渔户仿照保甲法进行编审者多有记载,沿海一带为防渔民为倭寇所胁诱助纣为虐而进行保甲编审者更是层出不穷。3、陛下,倭寇虽为癣疥之疾,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想一万全之策。4、中...
1、该片讲述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转战浙江、福建等地清剿倭寇的故事,是国内首部“中国梦”主题三维英雄热血动画片。 2、再看那倭寇,更是狼狈,断臂处血流不止,气喘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