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来 汉语字典 云砂组词

云砂

yún shā
云砂的解释

1.见"云沙"。

词语解释:
1.亦作'云砂'。2.白云和黄沙。亦借指边塞风光或边塞地区。3.犹云泥。指相距遥远。4.指苍茫空阔﹑云砂遥接处。5.云母的一种。
基础解释:
见/'云沙/'。
引证解释:
⒈见“云沙”。
汉语大词典:
见“云沙”。《汉语大词典》:云沙(云沙)  拼音:yúnshā亦作“云砂”。(1).白云和黄沙。亦借指边塞风光或边塞地区。《魏书·张伦传》:“荡定云沙,扫清逋孽。”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八:“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孙钦善校注:“谓天云岸沙竞相延伸,不分前后,会合于天边。”唐李白《塞下曲》之四:“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2).犹云泥。指相距遥远。唐杜甫《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仇兆鳌注:“舟泛日斜,来途已远,故杖屦登岸,犹如昨日,而目断湘祠,渺隔云沙矣。”(3).指苍茫空阔、云沙遥接处。宋黄庭坚《题花光画》诗:“湖北山无地,湖南水彻天。云沙真富贵,翰墨小神仙。”明汪道昆《洛水悲》:“歇马登高驰望,极目云沙烟莽。山历历,水汤汤。”(4).云母的一种。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又云母有五种……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云母》﹝集解﹞引陶弘景曰:“如冰露乍黄乍白者名云砂。”
其他释义:
1.见'云沙'。
云砂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ún

[yún]

雲的古字。明.张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云南省出产的香烟)。

读音:shā

[shā]

同“沙”:砂粒。砂纸。砂轮。翻砂(铸造器物的工作)。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