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屋漏的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词语解释:
《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不愧屋漏[bùkuìwūlòu]⒈《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基础解释:
屋漏:古代宗庙内西北角可以施放小帐的隐蔽之处。比喻虽在暗中也应该光明磊落,不起坏念头,不做亏心事。
引证解释:
⒈原谓独处于室时,亦慎守善德,使无愧于心。后转谓心地光明,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做坏事。引《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郑玄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古之贤者,其自危盖如此,此所以不愧屋漏而心广体胖也。”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终始以精白一心不愧屋漏为立身之根柢。”
综合释义: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宋史·张载传》
汉语大词典:
《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郑玄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原谓独处于室时,亦慎守善德,使无愧于心。后转谓心地光明,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做坏事。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古之贤者,其自危盖如此,此所以不愧屋漏而心广体胖也。”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终始以精白一心不愧屋漏为立身之根柢。”
国语辞典:
屋漏,原指天窗,古代通于宫室中的阴暗处开设天窗,使日光射入屋内,故称为「屋漏」。比喻隐蔽无人之处。不愧屋漏语本《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比喻处世光明正大,即使在无人之处,亦持心端正,无愧于神明。《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张载传》:「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不愧屋漏[bùkuìwūlòu]⒈屋漏,原指天窗,古代通于宫室中的阴暗处开设天窗,使日光射入屋内,故称为「屋漏」。比喻隐蔽无人之处。不愧屋漏语本比喻处世光明正大,即使在无人之处,亦持心端正,无愧于神明。引《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张载传》:「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近不欺暗室反暗室可欺成语解释不愧屋漏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屋漏,原指天窗,古代通于宫室中的阴暗处开设天窗,使日光射入屋内,故称为屋漏。比喻隐蔽无人之处。不愧屋漏语本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比喻处世光明正大,即使在无人之处,亦持心端正,无愧于神明。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张载传: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出处: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其他释义: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字义分解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kuì
[kuì]
羞惭:羞愧。惭愧。愧色。愧怍(惭愧)。愧疚。愧赧(因羞愧而脸红)。愧悔。问心无愧。
读音:wū
[wū]
房,房间:屋子。屋宇。房屋。
◎ 家:“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 车盖,覆盖物: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
◎ 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读音:lòu
[lòu]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泄露)。漏电(跑电)。
◎ 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 〔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